走一回大明湖

2009051822:35



 

讀過很多遍老殘遊記,對大明湖那篇幾乎可背,
 
終於有機會一探其廬山真面目,
 
以虔敬、雀躍之心,隨老殘描摹的文字走去------
 


 


 



 


 

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、舊城區北部。是由眾泉匯流
成的天然湖泊。泉水由南岸流入,水滿時從北水門流出,
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,因而湖水 「恆雨不漲,久旱
不涸」,常年保持固定的水位,此為其最獨特之處。
 



 




 

從大門走進, 只見古木參天,蓊蓊鬱鬱,
修剪整齊的灌木,也綠意盎然、掩映生姿。






咦?明字從日不從目,是寫錯了嗎?為何多了一橫,
據說是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一點,被噴到這裡來了!

 






 

柳樹是綠色的面紗,大明湖在他的半遮
半掩中,更為含蓄典雅,韻味十足。
 


 

據說,大明湖有800棵垂柳環繞,柔枝垂綠,
婀娜多姿沿湖漫步,彷彿走入畫中。只是
春來柳紛飛, 只得戴起口罩防過敏。
 
 

 

 

 

 


金色的大字是毛澤東所提的詩,生平最怕看草書,半看半猜中,還是有不認識的字。 


 

  大明湖四季風光各有不同,明代劉敕在《歷乘》中曾寫道:「湖光漣漪,

樓台環列,夏則荷花十里,香氣襲人;冬則瓊宮瑤宇宛如古畫;

春而綠樹紅桃,秋則白蘋紅蓼,四時皆可采也,鼓一楫於中,

若在天上。」實足道出了「明湖泛舟」的情景。 

 

飄盪在大明湖的應是畫舫,且還有白妞在說書,這些
現代的汽艇、鴨子船,出現在這兒,真有點格格不入!
 

 


終於找到了「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」這副
對聯,這應該是清人劉風誥詠大明湖其中的兩句,
鑲嵌在玻璃內,反光太大,反而照得不清不楚的!
 

 

 

到了鐵公祠前,朝南一望,只見對面千佛山上,梵宇僧樓,與那蒼松翠柏,

高下相間,紅的火紅,白的雪白,青的靛青,綠的碧綠;更有一株半株

的丹楓夾在裡面,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,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。


正在嘆賞不絕,忽聽一聲漁唱,低頭看去,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

子一般。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,顯得明明白白。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,

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,還要清楚。這湖的南岸,上去便是街市,

卻有一層蘆葦,密密遮住。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,一片白花映著帶水


氣的斜陽,好似一條粉紅絨毯,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,實在奇絕!

 




 

如果想要按圖索驥,尋找老殘筆下千佛山美麗的倒影,
一定大失所望,因為你什麼也沒看見,只是在這塊黑石碑
旁空慨嘆!是劉鶚美化了大明湖?還是美景已被現代建築遮蓋?
 


 整個大明湖內,亭臺樓閣,水榭長廊,處處可見,
遊客居民,坐在其間,或賞湖光山色,或閒聊家常,
享受了片刻的悠閒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 

多麼想買張票,坐上畫舫,遨遊在美麗的大明湖上,
,耳畔,也彷彿傳來王小玉銀鈴般的說書聲----


 

 



 

 

 

不是七八月荷花盛開時,無法賞荷?荷花
是濟南市花,可以想像荷花盛開的熱鬧美景!



 

 
鐵公祠 位於大明湖西北岸 ,鄰近小滄浪亭與遊樂場 ,為紀念
明兵部尚書鐵鉉的忠勇而建,初建於清朝中葉並於1792年重修。

鐵鉉(西元1366 ~ 1402)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賞識,賜名「鼎石」,
朱元璋死後,長孫朱允炆即位,其被封為山東參政。後燕王叛亂、篡
王位,鐵鉉固守濟南,抵抗燕王,後因兵敗不屈被殺。後人立祠
以紀念他的忠心耿耿。鐵公祠東大門屬鎖殼式朱紅門樓,迎門可見
矗立之太湖石,門內有半壁花窗曲廊廊北祠堂內則供奉鐵鉉像。
 
 
 


 

 

 



 

濟南,果然是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,沿著泉水之溪走去,
鮮碧的柳影,豔麗的畫舫,湧現的泉井,叫人不陶醉也難!

嫩綠的新芽,染綠了泉水,和碧綠的湖水交互輝映!

 




 
楊柳青青,柳絮紛飛,突然想起古人的詩句
" 楊柳青青著地垂,楊花漫漫攪天飛。
柳條折盡花飛盡,借問行人歸不歸?"
心中不免戚戚然!

 

 



 

 

宏偉的建築,古色古香,卻有個很奇怪的名字,
叫"解放閣",所以也就沒興致一探其究竟!


 

大小不一的泉水,自地底噴湧而現,只見當地的居民,拿出各種的水桶,
到這兒提泉水回家用,這鏡頭,彷彿是台灣缺水時的場景。

 


 

 


 

這是濟南大明湖的街景,和其他城市比起來,顯得較老舊,
但以大陸驚人的發展速度,下次再來,誰知道是不是高樓聳立呢?